华润平台目前旗下代理Columbia哥伦比亚/ LEE/ HONMA/New Era等国外知名品牌
品牌介绍
户外品牌
品牌介绍

电影冷知识: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下)

时间: 2024-02-08 14:36:56 |   作者: 华润2下载

  对很多人来说,爆米花是看电影时不可或缺的元素。几乎每间电影院都贩卖爆米花,搭配爆米花的电影套票也是最流行的票种之一。反过来说,爆米花卖最多的地方当然也是电影院。电影院跟爆米花似乎成了一种共生体,很难来想象没有对方存在的情形。为何会这样?爆米花到底是怎么进到电影院的?

  其实早在电影发明之前,爆米花就已然浮现在各种娱乐场所了。在十九世纪中,由小贩自己手动制作的爆米花还只在美国东岸零星出现。到了一八八五年,美国人查尔斯·克里特斯(Charles Cretors)发明了蒸气爆米花机并把它摆上摊车,让爆米花的制作、贩卖与移动性都大大地增强。作为原料的干燥玉米粒本就易于保存,一旦解决了麻烦的制作流程,它马上变成小贩的最爱之一。美国的爆米花小贩因此迅速增多,一下就进驻了各种体育活动、马戏团、公园和酒吧等等人潮聚集的场所。

  一开始的电影,经常是在剧场、音乐厅播映的,因此那时看电影就如同看戏剧、听音乐会一样,是一种需要安静观赏的活动。所以在观赏电影时,任何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都是不受欢迎的,这也包括爆米花。即使是二十世纪头十年在美国流行、廉价的五分钱戏院(nickelodeon)也延续了这种观点。虽然那时各种食品小贩(当中有好一部分就是爆米花小贩)会进去影厅里卖东西,不过戏院的老板们对他们并没什么好感。

  到了二十世纪一十与二十年代,专门放映电影的电影院也出现了,一间比一间富丽堂皇,甚至被叫作电影皇宫(movie palace)。随着电影长片的出现,以及电影逐渐被承认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客群越来越高端,也让观众期待更完善的观影体验,因此不论建筑、装潢或摆设,都越来越华丽。这样精致取向的电影皇宫,自然不会让食品小贩进去贩卖东西,甚至连观众自己也不能带吃的进去。电影院从此禁止饮食,戏院老板们似乎打赢了一场对抗食物的胜仗,电影院终于变成一个跟剧院、音乐厅一样高档次的场所。但接下来美国发生了两件事,改变了这一切。

  第一件事就是有声电影在一九二七年出现了。这造成许多面向的影响,像是本来看不懂字卡的小孩,或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民众,现在也能成为电影的观众。另外,看电影不再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因为声轨让观众更容易专注在电影上。

  第二件事是隔两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电影皇宫收益大减,迫切地需要找到新的收益来源。在有声电影的帮助之下,电影开始从高端市场转回大众市场。食品小贩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其中一位居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寡妇朱丽亚·布雷登(Julia Braden)就成功地进驻了当地的林伍德戏院(Linwood Theater),她在大厅里设了一个爆米花站。

  朱丽亚证明了爆米花与电影院结合可以是多么成功的一种生意模式。虽然美国国内的精致戏院一间一间倒,她的爆米花事业却是蒸蒸日上,别忘了这还是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到了一九三一年,她已经在四间戏院的内或外有连锁分店,年收入也达到一万四千四百美元,约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台币。

  电影院老板不需要花多长时间,也发现了卖爆米花的收入,甚至比卖电影票的收入高。他们再次把小贩赶出电影院,只是这次不是为维护观影质量,而是为了要自己去赚取爆米花的利润。从此,爆米花与其他食品就变成了电影院的主要收益来源之一,与票房本身并列。当年一间达拉斯的连锁戏院老板,在他的八十间戏院都装起了爆米花机,唯独漏掉了五间最高级的戏院,就为维持它们华丽的宫廷气氛。五年过后,这五间戏院赤字连连,其他有卖爆米花的戏院的营收却是节节高升。

  对老板来说,爆米花简直是电影院的绝配。从收益面来说,购买电影拷贝的成本高,卖出电影票的收益还要跟发行方、制片方分;相对地,爆米花成本低到有时只有一成,卖出的收益还全归戏院。就营运面来说,爆米花制作方便、不需要太多人力;而由于干燥没有酱料,且不像花生吃完还有皮壳,所以也方便整理。虽不是所有电影院都把爆米花当作主要收益来源,但爆米花可说是电影院最容易赚的钱,所以也很少电影院不重视爆米花。从电影院如何努力地禁止观众携带外食进去,就不难得知食品收益对电影院来说是多么重要。

  后来在二次大战时,爆米花跟电影院的亲密关系又更紧密了。由于战争时糖原料的短缺,造成其他竞争产品,诸如可乐、糖果等一一遭殃,而让爆米花成为电影院里最主要的消费食品。一直到今天,爆米花仍然是电影院最主要的财源之一。“电影配爆米花”这件事也就此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脑中,成了大众对“看电影”这个仪式的一个基本要素了。

  我们去戏院看戏、听音乐会或者观赏舞蹈的时候,一出表演通常都会有个中场休息时间,让我们大家可以喘口气或是上厕所,如果有人迟到了的话,这也是个可以入场的时机。那么,电影也有中场休息时间吗?如果你有看过一些比较早期的经典电影,如《乱世佳人》或者《七武士》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以前的电影的确也有中场休息。

  最初会有中场休息,是因为技术上的限制。一开始的电影大多都只有十几分钟,因为那时的电影是用胶卷来放映的,以默片来说,一卷一千英尺长的胶卷放映时间约莫是十五分钟。这时,卷跟卷之间还没有很好的方法连续放映,放映机放完一卷之后,还必须停一段时间让放映师去换下一卷胶卷。因此能这么说,一开始的休息时间主要是为了放映师而设的,也顺便让观众在各个短片之间可以休息一下。到了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多胶卷组成的剧情长片(feature film)流行起来之后,也延续了这样卷跟卷之间休息的惯例。比如说一九一二年的法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Les Amours de la reine lisabeth),由四卷胶卷组成,长达五十三分钟,虽然现在看来片长并不长,但这部片中间就有三次的休息时间。

  很快地,电影院就找到了让两卷胶卷连续放映的方法。在印制胶卷的时候,让前卷的尾跟后卷的头有一段重叠的内容,接着在放映的时候准备两台放映机,在前卷播到前述重叠的内容时,用另一台放映机开始播放后卷。只要抓对时间点,让两台播放的重叠内容能同步的话,观众就不会发现已经换了卷。其实,早在一九一五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已经用这种方式来放映了。它虽然有十二卷长,放映时间约莫三个多小时,却只有一次中场休息。

  为什么已能连续放映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却还要保留一次中场休息呢?一百九十分钟的片长确实不短,但二〇〇三年的《指环王:国王归来》超过两百分钟,也没有中场休息啊!

  原来,当时的“大片”,跟现在的电影大片(详见《“”是怎么来的?》一文)是很不一样的。最初,电影的最高级享受,并不是像今天炫目的CG特效与刺激的动作场面,而是要让电影观众仿佛置身于豪华剧院看戏一样,在有如宫殿一般的电影皇宫参加一天可能只有两场的放映会。这种高级放映会叫作路演(roadshow),只有大片才有机会用这种方法,在最大的城市里最大的电影院上映。人们参加路演活动的时候,就有如去看一场大制作的戏剧一样,必须事先预约,并且盛装出席。

  而由于要仿照高级剧场的体验,以路演方式发行的大片,就也会朝戏剧的演出模式去制作、放映。比如说,一个完整的路演放映会就应该像一九三九年《乱世佳人》所建立的一样,要有序曲(overture)、中场时间(intermission)、幕间音乐(entracte)与散场音乐(exit music)。那么,中场休息到底有多长呢?《乱世佳人》胶卷上留给中场休息音乐的长度有七分钟。而根据制片方给电影院的指示,电影院能自己决定要不要延长时间。

  除此之外,制片方还会严格地指示电影院如何放映,比如说何时应该要把布幕拉上。没错,路演只会在有布幕的电影皇宫上映,不是一般的影院。而之所以要拉上布幕,就为了不让观众看到空白的银幕,打破整个如剧场般的体验。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由于路演模式的利益缩减、多厅影院的兴起、新好莱坞大片的流行等众多因素,路演模式与电影皇宫一起走入了历史。像是《大白鲨》这一类的高概念电影让观众开始年轻化、把电影院变成一个追求感官刺激的场所,会打断情绪的中场休息自然就被新一代的制片人与观众所抛弃。到了现在,也只有怀旧的昆汀·塔伦蒂诺会特别为他的《八恶人》剪一个有中场休息的路演版本,带大家穿梭时光,回到路演大片的黄金时期体验一下了。

  虽然欧美电影早就不流行中场休息,这项制度却在另一个国度被保留下来,那就是印度与它的宝莱坞(Bollywood)电影文化。

  印度电影通常至少有三小时长,比别的国家的电影还长许多,平均每十五分钟就有一段五至七分钟的歌舞片段,是为一种特色。大多数的印度电影至今仍然有中场休息的制度,特别是宝莱坞电影。他们不愿意放弃中场的原因,原因是戏院可以借中场的时间多卖一些小点心。在二〇一一年,宝莱坞才推出了第一部没有中场休息的电影《孟买日记》(Dhobi Ghat),幸好这部片的片长只有短短的九十五分钟。

  更有趣的是,当外国电影在印度上映的时候,也会强迫在某个点停止放映,来个中场休息。宝莱坞电影的DVD也会特别收录一个中场休息的字卡,以利戏院播放。

  不同的放映模式会带来不同的电影创作思维,宝莱坞电影通常会在撰写剧本的时候就预想到中场休息的时间。有印度的电影学生表示,中场休息能为宝莱坞电影夸张化的情绪作间隔。对某些人来说,一次经历这么多情绪会太过于抽离,需要休息的时间来回归现实;同时,两段式的述事模式让说故事变得更容易,因为能跳过那些突兀的转折。有些印度导演认为在剧本中设计中场休息,是为了把故事分隔成两个区块,可以在第二个段落重新定义节奏,因此大部分印度电影的故事转折点是在中场休息的时间。

  不过某些印度媒体在他们的文章中也表达希望舍弃中场休息,他们都以为中场休息强迫说故事者制造一个假的剧情转折,甚至比故事中其他的转折还要巨大。而为了要观众在休息后,能接得上先前的故事,有时会需要往前回放几场戏。并且为了这个刻意的中场休息时间,电影在第二段常常会有后继无力的情形,或无法再让观众的情绪回到休息前的状态,完全变成另一部电影。

  没有中场休息真的比较好吗?在此同时一些美国媒体却宣扬,希望好莱坞电影能重新回复中场休息的制度。提出这种想法的人认为,这将会改变导演说长故事的方式,影评也不会因为憋尿不耐烦而对影片有莫名的坏印象。对戏院来说,中场休息除了能卖更多的爆米花之外,也多了一个放映广告时间,可以借此降低电影票的售价,吸引更多人来看电影。对观众来说,除了多了上厕所的时间之外,中场休息也可拿来理清没看懂的剧情。总之,电影的中场休息应不应该存在这件事,不一样的地区或许有各自的看法。但热爱电影的心,应该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吧!

  虽然现代的科技已经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赏喜爱的电影,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在特定的节日观看某些电影,除了增添气氛之外,多少也带有一些怀旧的意味。而在西方世界,一年里最盛大的节日就是圣诞节了,有什么圣诞节必看的电影吗?

  《风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就是一部已经深植美国各年龄层集体回忆的电影,只要说起圣诞节,美国人一定先想到它,说它是美国最为人所知的电影也并不为过,只是严格说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圣诞经典,其实是一场意外。

  《风云人物》在一九四六年圣诞节前夕上映,由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执导,并由当年已经崭露头角的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主演,讲述一个人文关怀、家庭价值对抗资本主义的温馨故事,并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照理说应该票房相当成功才对,但最后仅卖出三百三十万美元票房,是一九四七年票房排名第二十六名,造成导演卡普拉成立的自由影业公司(Liberty Film)仍有五十万美金的负债,最后遭派拉蒙影业收购。一九五五年,派拉蒙将他所拥有一九五〇年以前的电影播映权,随着一些卡通、短片、B级片卖给UM&M电视公司,随后又再被转卖给国家电视联合公司(National Telefilm Associates, Inc., NTA)。

  就像电影中的主人翁一样,《风云人物》的命运也是难以捉摸。美国国会于一九〇九年通过的版权法中,规定虽然版权拥有者可以自动获得作品头二十八年的版权,但第二个二十八年的版权就需要向政府提出申请才能延长。在众多的电影之中,《风云人物》当时并不特别突出,再加上电视圈不断发生转卖版权、并购公司的情事,以至当《风云人物》的第二十八年来临时,当时拥有电影版权的国家电视联合公司忘了在一九七四年提出延长版权所有的申请,于是《风云人物》就落入了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任何电视台都得以近乎免费的费用,在圣诞假期放映这部由名导名演黄金组合拍摄,获五项奥斯卡提名的圣诞故事。

  在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各家电影台,于圣诞期间的强力放送之下,《风云人物》就这么成为美国人在圣诞假期必看的电影。它在电影界的地位也扶摇直上,在美国电影协会一九九八年的名单中排名第十一,也被视为是美国史上最鼓舞人心的电影。导演卡普拉及主角斯图尔特也都说过是自己的作品中最喜爱的一部。

  除了《风云人物》之外,美国圣诞节电影还包含《小鬼当家》(Home Alone)和《虎胆龙威》等系列,以及《34街的奇迹》(Miracle On 34th Street)这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动作片《虎胆龙威》之外,圣诞电影大多讲述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的故事,通常有个重要的儿童角色,并且主角在一连串的事件后,重新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圣诞节的真谛。

  十月底的万圣节,也是西方的一个特殊节日,相较于东方的鬼月或鬼节,万圣节前夕则渐渐演变成西方恐怖惊悚片、怪物或鬼片的上映档期。包含《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死亡幻觉》(Donnie Darko)等电影都是在十月底上映的。

  除了“传统”的怪物电影之外,像《风云人物》一样,有一部电影也悄悄地成为万圣节经典,它就是《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这是一部一九七五年上映,英美合拍的歌舞喜剧惊悚片,由同名的舞台音乐剧改编,极尽嘲讽三十至七十年代科幻、恐怖B级片之能事。或许出于剧情过于跳脱超现实,及影片质量并未十分高超,虽然当年在英国伦敦以及美国洛杉矶上映时表现都还不差,但接下来各大城市的上映都因观众过少而迅速下档。原本预计于万圣节在纽约的首映也遭取消。福克斯影业的策略是将本片着重于校园周遭重新上映,但此举也未能吸引足够的人潮。

  福克斯影业的公关提姆(Tim Deegan)最后说服发行商让《洛基恐怖秀》在来年愚人节的午夜场上映,从此,这部小众经典电影的故事就在纽约市的Waverly戏院展开票房。特殊的氛围吸引到为数不小的死忠支持者,他们开始穿着电影中角色的服装,一次又一次地来看电影。匹兹堡的观众则开始在电影放映的同时,同步对嘴台词、唱歌,甚至在电影院里模拟角色的情境,例如剧中下雨时在电影院洒水,接着这个活动扩散到美国各地。

  虽然《洛基恐怖秀》四十多年来从来就没正映地在美国全国上映,但它慢慢的变成了影史上持续在戏院播放最久的电影,直至今日美国仍有许多戏院会定期播放本片,通常是在特殊节日,如万圣节的午夜场,这部片子也于二〇〇五年获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收藏,可以说是拜观众多年来用如此“另类”的方式庆祝节日所赐。

  除了圣诞节与万圣节,也有一些零星的电影会在特殊的节日被提到,皮克斯(PIXAR)就曾经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题材,制作了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而《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当中的土拨鼠节是一个会在每年二月二日举行的真实节日。

  说到过节时要看的电影,华语地区在过春节时也有个看“贺岁片”的习惯。相较于圣诞电影中的故事通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中文贺岁片的故事则不一定发生在过年期间。

  有人说贺岁片源于过去农村社会因神诞或传统节庆上演的神功戏,而在港片黄金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出贺岁片的概念。在农历新年期间上映的电影,会演个应节的故事、取个吉利的名字,观众能够正常的看到各个大明星,热热闹闹的大团圆喜剧会带给观众相当大的满足感。

  一九八一年由许冠文自编自导,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主演的《摩登保镖》,算是打响了贺岁片的第一炮,卖出一千七百多万港元票房,并成为当时最卖座的港产片。被后来许多影评人公认为贺岁片的开山始祖。接续的是一九八二年春节期间上映的《最佳拍档》(台湾片名为《光头神探贼状元》),该片为动作喜剧,由曾志伟导演、黄百鸣编剧,许冠杰、麦嘉、张艾嘉共同主演,在香港卖出两千六百多万港元票房,刷新了香港电影的纪录。

  至此后贺岁电影的套路大致确立,一般而言,贺岁电影通常是喜剧,且有个讨吉祥的片名,再来是有个大团圆的结局,并在电影中会有许多名人、演员以主演或客串的方式出场亮相,有时观众甚至期待贺岁片中会有什么令人惊喜的面孔。另外在港片黄金时期,贺岁片在正片结束后,通常有个跳脱剧情的桥段,片中的明星会齐聚一堂,对着镜头向观众拜年。几部影响较深的贺岁港片分别为:《八星报喜》(1988)、《咖喱辣椒》(1990)、《家有喜事》(1992)、《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1993)、《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1994)、《红番区》(1995)、《97家有喜事》(1997)、《呖咕呖咕新年财》(2002)等,今日也成为缅怀香港九十年代的重要经典。

  一九九七年后,大陆也引进了贺岁片的概念,由冯小刚所拍摄的《甲方乙方》,开启了大陆的贺岁片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大陆的贺岁片一向指的是阳历一月一日前后上映的,往往也被称为“贺岁档”。

  除了贺岁片之外,台湾的有线电视(第四台)在年节期间通常会播放赌片类型的影片,例如《赌神》系列电影、《赌圣》《雀圣》系列电影等,虽然可能是为了迎合国人年节期间喜欢小赌怡情的习惯,但也渐渐地造就了另一种年节习俗。

  相信看完以上的片单之后,你也会得到一样的结论——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假日和家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都是最好的休闲活动呢!

  电影向来跟暴力脱不了关系,一九〇三年的《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就描绘了一群持枪的劫匪去抢劫一辆火车,过程中的枪战与中弹倒地等影像都直接呈现,片尾甚至放了个劫匪对着屏幕开枪的画面,让当时观众为之一惊。后来许多主流电影类型,如西部片、惊悚片、黑帮片、战争片等,也都以暴力作为重要的看点,甚至通过这类影片,进一步感受到创作者的拍摄美学。

  伴随着暴力而来的,是死亡。随着电影观众越来越重的口味,银幕上的阵亡数也不断在刷新纪录。虽然死亡数越多的电影并不意味着暴力的程度,却是少数可以客观验证的标准之一。我们很难客观地说某部片的暴力指数是几分而不引起争议,但死亡数却是可以用最传统的方式——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数——去算出结果,比较不会牵涉到主观的感受等因素。网络上甚至会出现好几个专门在统计电影中死亡数的网站,只要搜寻film body counts就可以找得到。

  但电影死亡数的计算也不是没有争议,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的死亡才能算进死亡数?如果画面有直接呈现某一个角色被枪杀或砍杀,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一整艘战舰的沉没,或者一整栋大楼、一座城市,甚至一整颗星球的毁灭,那要怎么去计算死亡数呢?

  我们不难发现,榜上几乎都是古装的战争片,即使是奇幻片的《指环王》,也是以古代欧洲为原型的征途故事。为什么古装剧的死亡数这么高呢?现代战争片或者科幻片就比较不暴力吗?这跟该网站对于死亡数计算的标准有关:只要画面上没有显示出即将死亡或已经死亡的“身体”,那就不能算进死亡数里。也就是说,如果有一艘战舰被击沉,但观众从头到尾都没看到战舰内的任何人员,那么该网站就不会把这艘战舰的伤亡人数算进该片的死亡数里。古装战争片中,极少有可以完全包覆士兵的战斗装置,即使是战舰也是会有许多士兵站在可见的甲板上,所以可见的伤亡人数自然比充斥远程热兵器(像是飞弹)的现代战争、科幻战争多了许多。

  如果稍微改变一下计算法则的话,就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榜单了。一个主业为金融理财产品比较的网站(

  前五名中出现了一部科幻片《银河护卫队》,与一部现代战争片《恐惧的总和》。由于该网站是只要有“暗示死亡”就可以算进死亡数,所以虽然我们没看到《银河护卫队》里的战斗机驾驶本人,但因为战斗机的爆炸就“暗示”了战斗机驾驶的死亡(而且还确认过战斗机不是AI驾驶),所以只要有战斗机在画面上爆炸就可以算进死亡数。在这样的计算标准之下,《银河护卫队》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死亡数:超过八万人,几乎是第二名的十五倍,归功于该片结尾高潮的战机战斗场面。

  由这两个不同榜单的比较,能够准确的看出古装战争片的魅力:虽然当中的战争科技较为落后,规模不如现代战争或科幻战争;但以感官刺激来说,拳拳到肉、直接呈现暴力与死亡的古装战争片仍是不可取代的存在。有趣的是,在这份榜单之中出现了两部非战争片:第七名的《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与第十名的《复仇者联盟》,也许可以解读为两部片超人般的主角群都具有等同于军队的毁灭力量。

  另一个有趣的排名是角色的杀人数。在moviebodycounts.com之中,第一名是日本时代电影《带子雄狼》里的拜一刀(Ogami Ittō),他在电影中一人杀了150人。

  第二名是动作片《赶尽杀绝》(Shoot Em Up)里的史密斯先生,141人。

  第三名是科幻动作片《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的主角约翰·普雷斯顿,118人。

  最后一定要提一下经典喜剧片《反斗神鹰2》(Hot Shots!Part Deux)。在片中一个战斗场面,该片特意做了一个画面上的死亡数计算器,并在其显示为死亡数289人时宣称自己是史上最血腥的电影,超越《机械战警》跟《魔鬼总动员》。事实上该片只有114个可见的死亡数,但就它对于死亡数统计学的致敬与胆量,就值得被一再提起。

  你看过《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吗?就算没看过,多半也听过或看过绝地武士(Jedi)这号角色。他们在星球大战的世界里会拿着嗡嗡叫的光剑(Lightsaber)砍来砍去,或者运用原力(The Force)来隔空取物、感受敌人的气息,可以说他们就是太空剧版的武侠人士。甚至这些绝地武士的信仰与教条,在真实世界里也存在,甚至还形成一股国际风潮呢!

  在星球大战系列里,绝地武士像欧洲中古世纪的骑士一样,有严密的组织。他们有自己的议会、教条、武术训练与传承,并为领主、国王、联邦等提供服务。但除此之外,绝地武士的确就是当时西方流行的东方元素的产物。比如说,绝地武士的哲学信仰近似于道家,没有崇拜任何神明,但信仰宇宙中无所不在的“原力”。这个原力就跟“道”的“阴阳”一样分成两面——光明与黑暗。绝地武士将自己限制在原力的光明面,而西斯武士则是会使用原力的黑暗面。

  而绝地武士的仪式实践就类似于禅宗了,他们也会使用静心、坐禅、正念等方法,为的就是要排除情绪,进而清楚自己,并因此更了解原力。最后来看看绝地武士的战斗方法,除了光剑有挪用西洋剑的对决形式之外,“原力”活脱脱就是武侠传统中的气功之展现。通过观察原力的扰动,绝地武士能不用其他感官就感觉到敌人的方位,也可以感觉到其他人的内心状态。这些看似新颖的设定,其实在武侠小说中早已是不需解释的一种基本能力。

  综合了如此多东方元素的绝地武士,在经过重新包装后,就变成了在西方世界极具吸引力的一个文化产品。西方世界在二十世纪六十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本就很流行东方元素,举凡佛教、日本武士、禅伽、瑜珈、阴阳等等,绝地武士正是将这种东方的异国风情与神秘感集合一身的形象,而兜帽斗篷与光剑又是简单明确且易于模仿或商品化的外观元素,所以绝地武士很快就变成西方家喻户晓的一个文化符号。星球大战系列之所以能够长红与大卖,绝地武士的角色设定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算是黑武士(Darth Vader),也是属于黑化变种的绝地武士。虽然星球大战系列还有许多其他的元素,如风暴卫兵、外星生物等等,但绝地武士才堪称是整一个故事的中枢、整个系列的灵魂。

  然而,绝地武士的影响力还不只是让电影与周边商品大卖,一堆文化商品跟风模仿而已。绝地武士所信奉的教条、信仰的哲学及修炼的方法,还真的被实体化!在二〇〇一年,一些英语系国家,如澳洲、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就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人们在人口普查表上的“宗教”一栏填上“绝地”。当年英国的普查中,就有三十九万人将自己登记为绝地教,让绝地教变成该国的第四大宗教。澳洲约七万,新西兰约五万三,而加拿大约两万人。这个现象后来还被主流媒体发现,并作为一种逸闻趣事报道出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把绝地教当成玩笑来看。在澳洲,由于登记绝地教的人数众多,只比信仰犹太教的八万四千人少一点,让政府与一个无神论者组织特别针对绝地教发出公告,呼吁不是真的信仰绝地教的人们不要开玩笑。英国的政府倒是乐观看待这些“绝地武士”们。时任英政府普查报告与分析主官的统计学家约翰·普林格(John Pullinger)在一篇官方新闻稿中指出,有些人可能会对人口普查单不屑一顾,但为了选绝地教这个选项,他们反而会认真地把窗体填完。如此一来,这样一个玩笑甚至真的可以推动人口普查的进行。这篇新闻稿的标题甚至谐仿尤达大师(Yoda)的口气[34],内文指出绝地教在英格兰南岸的布莱顿与霍夫地区最为最热门,一百个人之中就有两个人自认为是绝地武士。

  同时,绝地教的成员也慢慢的出现组织性。其中最著名的教会之一是美国The Temple of the Jedi Order,有专属的网站(),有教条(来自一九八七年的官方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后来的其他来源),有粉丝专页,甚至有每周的定期聚会。对于一些教徒来说,绝地教已经是他们的生活哲学和行为典范,甚至是可以独立于星球大战的一套宗教。

  当然,这样的一个新兴宗教也不能免于一些跟现实社会的冲突。在二〇〇九年,绝地教会(Church of Jediism)的创始人之一丹尼尔(Daniel Jones)就因为在一家特易购超市(Tesco)里拒绝脱下兜帽而被请出去。有趣的是,特易购一方引用了欧比旺、尤达与卢克·天行者等几位星球大战中著名的绝地武士的行为来回应丹尼尔的控诉,宣称绝地武士就算脱下兜帽也不会堕落到黑暗面去,反而只有片中的皇帝才从来没脱下兜帽过。

  对于这个高话题性的宗教,英国的政治人物也不忘利用一下。二〇〇五年,新上任的英国国会议员杰米·里德(Jamie Reed)就在首次演说中称自己是“议会的第一名绝地成员”,虽然后来通过办公室承认了他只是在开玩笑。接着,保守派国会议员也开玩笑地说要把绝地武士跟撒旦教等一起排除在法案之外,以此点出在立法时定义宗教信仰的困难。

  时至今日,虽然绝地教在英国已经被佛教、犹太教与锡克教超越,从第四大宗教跌到第七大宗教(这是二〇一一年的事),仍是非主流宗教中的第一位。而它与大众文化的紧密关联性,也让它三不五时就会被媒体或政治人物提及,成了英语世界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当然,星球大战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许多非英语系国家也接收了这股风潮。

  随着星球大战文本的创造、扩散与再创造,以及绝地教本身的努力与媒体能见度,绝地教几乎已经具备宗教的所有形式。虽然说在大众的视野里还难以跟传统的宗教当成同一件事,但这却是流行度最广、接受度最高的宗教之一。在这个现实与虚拟的界线模糊的年代,谁又知道玩笑会不会哪天变成真实呢?

  你可能知道,第一届奥斯卡奖是在一九二九年举办的。你可能也会查到,第一个拿到奥斯卡奖的人,是一个叫作埃米尔·强宁斯(Emil Jannings)的德国男演员。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埃米尔的最佳男主角对手,居然是一只叫作“任丁丁”的狗!

  狗大概是除了人类以外,最常在电影里担任角色的一种动物了。举几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忠犬八公的故事》里的秋田犬八公、《我家也有贝多芬》(Beethoven)的圣伯纳犬贝多芬、《再见了,可鲁》里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可鲁、《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里的吉娃娃布鲁斯、《变相圣杰》(The Mask)的杰克罗素梗犬麦乐等等,族繁不及备载。在这些片中,狗的角色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人类角色,成为标题的主角。

  相对来说,猫作为另一种热门的宠物,却在电影界颇为失利。并不是说以猫作为主角的电影不多,但看看有名的猫角色:加菲猫、《穿靴子的猫》里的靴子猫、机器猫哆啦A梦等,却清一色都是动画制造出来的。可想而知,这是由于猫比狗难控制,用真猫来拍电影的难度太高,猫角色才会多以电脑动画的形式出现。

  不过,前面这些狗角色虽然人人耳熟能详,但毕竟是角色,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的狗轮流上阵,假装成是同一只狗。但在历史上,却有三只狗明星,不只自己主演所有的电影,票房超好,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自己的星星。目前最著名的,大概是《灵犬莱西》系列里的苏格兰牧羊犬莱西——即便他实际上叫作Pal,而且跟电影里的女性角色莱西不同,Pal是只公狗。不过要说到史上最红的狗明星的话,就属默片时代就出道的德国牧羊犬任丁丁(Rin Tin Tin)了。任丁丁有多红呢?据《任丁丁:它的一生和传奇》(Rin Tin Tin:The Life and the Legend)的作者苏珊·奥尔琳(Susan Orlean)所言,一九二九年第一届奥斯卡奖在最佳男演员的第一轮投票时,任丁丁是拿到最多票的候选人。之所以没有正真获得奥斯卡,是因为奥斯卡奖的主办单位,也就是美国影艺学院认为第一届典礼就把小金人颁给一只狗怪怪的,所以才再举行一次“只有人类能入选的”最佳男演员投票,让奖座最终给了德国演员埃米尔。虽然这件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它的确反映出任丁丁当时的火红程度。

  任丁丁除了征服美国影艺学院之外,票房表现上也是一等一的好。它前前后后拍了二十七部好莱坞电影,每部都让所属的华纳兄弟制片厂有颇佳的收入,还让华纳内部戏称为还债者(the mortgage lifter),每当华纳财务上出现危机的时候,拍一部任丁丁主演的片就可以渡过难关。它同时也是一个国际明星,许多欧洲的电影观众不一定认识好莱坞的人类明星,但说起任丁丁,倒是无人不晓。写下《安妮日记》的德国犹太小女孩安妮,就是任丁丁的迷,还在日记里写着想要“养一只像任丁丁那样的狗”呢!另外,华纳兄弟的创办人之一,杰克·华纳(Jack Warner)在维也纳参加晚宴时,向隔壁座位的女伯爵说他就是任丁丁电影的制作人,他的名字因此很快地传了出去。

  作为一个电影明星,受到报纸的关注是必然的。当时所有的报纸完全就是把它当作一位明星来看待,没有强调过它只是一只狗。报纸写过它与老婆纳尼特(Nanette,另一只德国牧羊犬)的家庭生活,写过其他合作的人类演员对它的意见——个性差、脾气不稳,唯一的优点就是不喝酒。据说它咬过老板(杰克·华纳)与其他的合作演员,但负责拍它的摄影师倒是对它的耐心称赞有加:它的毛是深色的,所以要花更长的时间去为它打光,但它都能乖乖地保持姿势让灯光师进行工作。一九三二年它过世时,美国的每份报纸都登了它的讣闻,许多报社甚至还写了描述它一生的专题文章,这是连现在的人类明星都不一定有的待遇。那时在中国的大城市里,任丁丁也风靡一时,只是那时的名字被译为“琳丁丁”。不管是电影宣传还是绯闻、讣闻等,《申报》、北平《》等当时的重要报纸也都跟随世界潮流,同步报道关于“狗明星琳丁丁”的各种事情。

  任丁丁到底拍过什么样的电影呢?跟现在以温情、亲情为主的狗电影不同,任丁丁拍的可是十足阳刚刺激的动作片与西部片。让它大红的电影《北境尽头》(Where the North Begins, 1923)中,它演的是一只被狼群养大的狗,要帮它的人类伙伴打击想抢女人的坏人;《雪地追踪》(Tracked in the Snow Country, 1925)中,被诬陷杀害主人的它,跑到下雪的东北地区去把真正的犯人逮捕到案,以洗清自己的清白。

  之所以能拍这些类型的电影,任丁丁极佳的体能、充满能量的性格以及逼真的演技都是原因,但没有主人的训练,它也没办法进入好莱坞。它的主人李邓肯(Lee Duncan)跟它之间也是一则奇遇:李邓肯在一战时是一名炮兵军官,被派到法国东部的一个被炸过的德军军营检查当地是否能当作飞机起降场。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军犬养殖场,里面数十只狗尸体当中,只有五只刚出生的德国牧羊犬小狗活了下来。李把五只小狗都带走,并且分别送人,只留下一公一母自己养,分别以法国的一对幸运娃娃命名为“Rin Tin Tin”与“Nanette”。

  回到美国之后,李发现任丁丁有表演的潜力,就开始训练它,并带它到各个俱乐部去表演。有一次,有人帮任丁丁的表演录像下来,李看到以后才有了让它进军好莱坞的灵感。当时已经有一个著名的狗明星“强心”(Strongheart)也是德国牧羊犬,李认为它可以让任丁丁也变得像强心一样有名,于是就带着任丁丁去各大片厂寻求演出的机会。

  李的尝试一开始并不顺利,没有片厂愿意帮任丁丁拍电影。直到有一次,在华纳兄弟的片厂里,《来自地狱之河的男人》(The Man from Hells River, 1922)的剧组正为了一只很难控制的狼而烦恼,才让任丁丁“代狼上阵”试试看。没想到,任丁丁竟可以完全听李的指令行事,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让华纳兄弟像是挖到宝一样,开始与李合作,让任丁丁主演更多电影。

  任丁丁与李邓肯之间不只是互相利用而已,还有很深的感情在。李的妻子在一九二七年时对他提出了离婚,而通常是填上外遇对象的共同被告一栏,在这个案子里就是任丁丁本“犬”。在任丁丁死后,李并没有消费它,把它埋在一些想要知名度的小镇里,而是默默地把它埋在自家后院。后来还写了一首诗纪念它,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其他的动作。当然,任丁丁的血脉被好好地存下来,而它的后代也有许多继承人,继续演出“任丁丁”这一个角色,比如说小任丁丁(Rin Tin Tin, Jr.)以及任丁丁三世(Rin Tin Tin III)等等。任丁丁的血脉现在仍然在德州的一个家族里繁衍,可谓是传奇的一个狗世家了。跟强心一起,任丁丁不只将德国牧羊犬的名声打响,更让电影明星的“种族多元性”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未来的狗角色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若要说到哪一部片是影史上最好的电影,每个人一定有不一样的答案。而这也是影迷们茶余饭后很爱讨论的话题。即便这样一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比较,但大多数的观众还是会依据一些较有公信力的指标,来作为自己的参考。

  这些指针通常是由媒体所设立,例如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时代杂志(TIME)等等。基于好莱坞居全球电影文化龙头,再加上这些评选机构多半是西方背景,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因此选出来的片单很容易偏重英语电影片。但无论是通过观众票选,或专业影评人推荐,这些名单也可说是塑造经典的背后助力。

  美国时代杂志曾于二〇〇五年,在该杂志发行一百周年时,选出这一百年来他们都以为最佳的一百部影片(Times All-Time 100 Movies)。这份名单主要由电影评论家理查德·席克尔(Richard Schickel)及理查德·科利斯(Richard Corliss)负责选出,广受注意,在第一周就获得七百八十万的点阅率,且其中的三百五十万是在第一天得到的。

  这份名单虽说是百大佳片,但其实包含了一百零六部影片。为何会这样?主要是《指环王》三部曲、《教父》三部曲,还有孟加拉国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的《阿普》三部曲等系列作品,都被视为单一作品入选。这一百部作品并没有排名,而是依英文片名按字母顺序排列。

  这份名单如何选出的呢?席克尔及科利斯各自先推举一百一十五到一百二十部电影,接着再互相讨论,直到达成一百部电影名单的共识。他们一共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也尽可能地让名单中的导演、演员、国籍、类型多样化。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于二〇一六年八月,由全球三十六个国家的一百七十七名电影评论者共同选出一份二十一世纪的百大佳片的名单。这些评选者约半数是美国人(八十一位),只有五十五位女性(换句话说,三分之二是男性),主要由报纸、杂志影评、网络影评、学院及戏院代表产生。

  投票方式为每位影评推选千禧年后上映的十部最佳电影,每个影评的第一名会获得十分、第二名获得九分,依此类推,再依累积分数进行排名。

  整份名单内共有一百零二部影片,因为《卡洛斯》(Carlos)、《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颠父人生》(Toni Erdmann)这三部并列第一百名顺位。而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及柯恩兄弟皆各有三部电影在名单中,成为入选最多的导演。

  在多数评选人心中得分最高前十名依排序如下:《穆赫兰道》《花样年华》《血色将至》《千与千寻》《少年时代》《王牌冤家》《生命之树》《一一》《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老无所依》。

  美国电影学会于一九九八年推出百大佳片开始,每年都推出各种不同的电影排名,例如一九九九年的百大影星、二〇〇〇年的百大喜剧、二〇〇一年的百大惊悚片等,相当具参考价值,直到二〇〇七年才重新更新了一百部佳片名单。更在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日,于美国CBS电视台播放了长达三小时的电视特别节目,由知名演员摩根·费里曼(Morgan Freeman)主持,介绍这一百部影史最佳影片。

  此项评选有几项条件,评审需慎重考虑六十分钟以上的剧情片,英语发音,并由美国主导电影创意或财务。这些影片还得曾在戏院、电视或数字平台播出,并且具历史或文化重要性。依此根据选出的前十名排序为:《公民凯恩》《教父》《卡萨布兰卡》《愤怒的公牛》《乱世佳人》《雨中曲》《阿拉伯的劳伦斯》《辛德勒的名单》《迷魂计》《绿野仙踪》。

  说到电影的排名,也不能忘了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NFPB),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指派,包含专业学者、拍片人等电影工业成员。一九八八年,美国国会更通过国家影片保存法案,将美国本土电影中具有影响力、有着革新技术、新表演方法等等极具珍藏价值的作品,由国会图书馆下的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负责收入在国家影片登记部(National Film Registry),做永久保管及完善的修复。

  而美国国家电影保护网站除了公布消息外,也会定期更新,告知大众有关历年收藏的七百多部影片何时会放映在电视频道上。幸运的话,在美国电视中就能看到过去一九三〇年到一九九〇年间的电影。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每年选入最多二十五部美国影史上具文化、历史或美学重要性的电影,这些电影需呈现美国电影的多样性,加强大众保存电影的意识。入选的影片并无限制长度,也不需要曾在戏院上映,唯一的标准是至少要公开超过十年。在一九的第一次入选会议中,民众提名了将近一千部影片,委员会需从中选出二十五部影片。而从一九九七年后,民众每年最多可以提名五十部影片供委员会参考。目前保存名单内的影片包罗万象,从新闻影片、默片、实验片,到家庭影片都有。截至二〇一五年止,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共保存了六百七十五部影片。

  有哪些具代表性的影片?最早的影片是一八九一年,片长约十秒钟的《纽瓦克运动员》(Newark Athlete),最新的影片是生态型纪录片《十三湖》(13 Lakes)。若以电影上映年代来区分,一九三九及一九四〇年各以十八部片入选并列第一,可说是黄金年代,而这刚好也是好莱坞黄金年代的中段。此段期间产出的影片就有《乱世佳人》《驿马车》《绿野仙踪》《幻想曲》《大独裁者》等诸多经典。另外,十年期限一到就入选的影片,除了生态型纪录片《十三湖》之外,还有电影《玩具总动员》《愤怒的公牛》《好家伙》《冰血暴》《为所应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的官方网站每年会公布新名单,美国民众也是利用此网络站点进行提名。

  除了大型媒体和政府单位的片单之外,国内外许多导演、演员也都有公开自己心中最好的数部电影,可见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下次若要和亲朋好友讨论电影,该从哪里找一些参考了。

  [1]未来3D指的是李安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所采用,结合3D技术、4K画质、120fps(每秒120帧影像)的拍摄格式。

  [2]路演放映(Roadshow)是美国最豪华的电影展演模式。比起一般的电影放映来说,路演放映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戏剧表演。一天只演两次,并且只在最大的影厅上映,所以观众需要提前预约并通常会盛装出席。通常只有片厂力推的大片才会用这种模式来聚集人气,类似特映会的作用。

  [5]天衣无缝美学指的是让观众察觉不出斧凿痕迹的一种美学观,目的是让观众能够完全地沉浸在剧情里面,而不去注意到技术面的事情。

  [6]《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叙述一名国税局的查税员某天突然听到一个像是旁白一样的声音,在他要做所有的事情的时候会跟着解释,有时甚至会预告他的下一步动作。

  [7]量化宽松是什么?抱歉,是我在这里硬要插入一个金融术语,现在我必须为这个术语多写一个注释才行。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为QE,是一种货币操作的政策,为提高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相当于增印钞票的手法。

  [8]Retina屏幕是苹果公司(Apple)开发的一种高分辨率屏幕。号称因为分辨率够高,以“人眼看不出任何锯齿状的边缘”而得名。

  [9]Arri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影摄影、灯光器材厂商之一,来自于德国。以高质量与高价格为特色,Arri Alexa为其中一款摄影器材的机型。

  [10]35毫米(mm)指的是胶片的宽度单位,可分为8毫米、9.5毫米、16毫米、17.5毫米、35毫米、65毫米、70毫米等不同的规格,数字越大则需要越宽的屏幕来进行放映。35毫米属于标准规格。

  [11]“像是在电影院看电视”是昆汀·塔伦蒂诺于二〇一四年的CinemaCon大会上的发言,提到利用DCP拷贝放映的电影就是“电影”(Cinema)之死,称数字制作就是thats just television in public。实际上这也不是昆汀第一次这么说了。

  [12]古典好莱坞时期(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指的是一九二七年有声电影开始发展,以及其后的二十世纪三十与四十年代,又称为“黄金年代”。该时期多是由制片人主导,以塑造明星的概念来制作电影,也奠定喜剧、歌舞片、西部片或强盗片为主流的拍片类型。

  [13]新好莱坞时期(New Hollywood)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到电视冲击,商业影片衰退,由电影学院培养的导演崛起,拍片的形式与主题皆有别于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又称为美国电影新浪潮。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Coppola)、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等人都是此时期的代表人物。

  [14]建立镜头指的是为了让观影者能了解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通常会在整场戏的一开头使用大远景镜头尽可能拍摄出整体场景,例如小镇街景或城堡的全貌,是一种电影语言。

  [15]《导演功课》原书名为《On Directing Film》,于一九九一年写成,本书在台湾由远流出版。

  [16]《离魂记》为香港上映之片名。华语地区有译名为《阻街女郎》或《血色街道》。

  [17]立布与卜申都是台湾水电业界的用具代称,立布指的是无弯曲的水管,并且双外口处都有螺丝纹(俗称牙口);卜申则是指两端有不同螺丝纹的变径接头。

  [19]Premiere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一套影片编辑软件,也经常为影视业界所用。例如电影《社交网络》《阿凡达》等都是使用这套软件来做剪辑。

  [20]Final Cut Pro是由苹果公司接手研发的影片剪辑软件,可于Mac电脑上运行。

  [21]非破坏性编辑指的是插入素材时并不影响既有素材的编辑方式。如果要在录像带中插入新素材的话,必定会覆盖到之前的片段,这就是破坏性编辑。

  [22]CCD是一种集成电路,全名为Charge-Coupled Device,能够感应光线,并将之转换为数字讯号。通常数字相机的分辨率,都是指CCD上有多少个感光单位。

  [23]CMOS是可以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全名为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因为功耗较低,市面上许多消费型的数字相机与中片幅产品都采用此种感光组件。

  [24]RAW为原始图档或影片档的统称,实际上有多种储存的格式。不过不管格式为何,它都代表了从感光组件直接储存下来的、没有被料理过的“生”资料。

  [25]SSD是一种利用闪存与芯片记录数据的电脑储存装置,全名为Solid-State Drive,又称作固态硬盘。读取、传输数据的速度比传统硬盘快上许多。

  [26]爆米花片泛指现在的好莱坞动作,可以轻松配爆米花看、不需动脑思考也可理解剧情走向的影片。

  [27]水鸭色是介于蓝色与绿色间的一种颜色,名称源自于绿头鸭的羽毛色彩。

  [28]互补色即是在色轮上正对面位置的颜色,在色盘上互补的两色若混合后会呈现接近黑色的浊色。

  [29]学院曲线(Academy Curve)是由美国的影艺学院于一九三八年制订的规格,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戏院间的电影声音听起来能够一致。

  [31]派拉蒙的平面(flat)宽银幕又可称为或称屏蔽(mask/matte)或球面镜(spherical)宽银幕。

  [34]尤达(Yoda)为《星球大战》系列中著名的智者与启蒙者角色,在年龄设定上则是年代久远的绝地大师,因此其说话文法时常以类似古语的倒装句呈现。该篇统计报告的新闻稿标题便戏仿为:390,000 Jedi There Are.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